元初 技術/財務 管理顧問公司
Mobile-13816467525
  • 首頁
    • ● 關於我們- 元初技術/財務管理顧問公司
    • ● 兩岸三地 大中華圈
  • 諮詢
    • ● 元初 技術/財務顧問公司 - 專業顧問團隊
    • ● 元初 技術/財務管理顧問公司 - 專業領域
  • 顧問
    • ● 管理顧問服務業的重要性
    • ● About Us. -- (關於我們)
  • 服務
    • ● 元初 技術/財務顧問公司 -- 專業服務範圍
    • ● 元初 技術/財務顧問公司 - 專業服務範圍 2
  • 財稅
    • ● 元初 技術/財務顧問公司 -- 財稅管理顧問
    • ● 公司上市 -- 首次公開募股 IPO
    • ● 中國大陸股市 IPO新聞
    • ● 台灣 IPO / 台灣存託憑證 TDR
    • ● 台股瘋 TDR漲太多?專家教你
    • ● 首次公開募股(IPO)與臉書(FB)
  • 管理
    • ● 經營管理 -- 星巴克的經營策略 (Starbucks)
    • ● 低利時代,向投資長學理財
    • ● 不景氣的經營管理 // 銷售的管理
    • ● 外包 委外 // 人力派遣 - Outsourcing
  • 人資
    • ●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 人力資源管理 -- 鯰魚效應 (Catfish Effect)
    • ● 人資 - 企業招募失敗的6大成因
  • 培訓
    • ● 教育學習
    • ● 課程 >
      • 課程
      • ● 教育課程
    • ● 影片
    • ● 案例
  • 兩岸
    • ● 大中華圈 -- 兩岸商機無限
    • ● 台幣現鈔登陸兌換,每天上限6萬
  • 新聞
    • ● 台灣法規新聞
  • 議題
    • ● 劣跡斑斑的中國海外投資
  • 資訊
    • ● 元初 技術/財務顧問公司 -- 資訊服務
    • ● 美國商業競爭力提升或下降
  • 聯絡
  • 留言
    • 留言版 Blog
  • 名人
    • ● 台灣 企業家 經營之神 王永慶
    • ● 台灣 企業家 宏達電 王雪紅
    • ● 台灣 企業家 鴻海 郭台銘
    • ● 中華民國 總統 馬英九
    • ● 台灣 第一名模 - 林志玲
    • ● 台灣特有的 檳榔西施
  • 連接
    • ★ 我家面包店 (1) My Home Bakery
    • ★ 我家面包店 (2) My Home Bakery
    • ● 台灣 桃園國際機場
    • ● 台北市 松山國際機場
    • ★ 中國旅遊 導覽網 - China Tour Guide
    • ● 台灣旅遊 導覽網 - Taiwan Tour Guide
    • ● 台灣美食悠遊網 -1
    • ● 台灣 消費者網站 - Taiwan Consumers
    • ● 英文學習教學網 -(1)
    • ● 英文學習教學網 -(2)

現在位置:財稅  > 中國大陸股市 IPO新聞  //  證監會史上最嚴罰單問責IPO中介機構

(中國大陸股市新聞)
今年IPO通過率78%,200家排隊企業或撤回申請
來源:證券日報     2012-12-12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28家企業上會,其中178家通過,38家被否,暫緩表決和取消審核共計12家,過會率為78.07%。從數據來看,今年過會率與往年差不多,不過,企業通常進入到上會環節才會引得市場關注,但實際上,更多的申報IPO企業因為各種原因“死在了半路上”,如以此為分母計算的話,IPO通過率會遠遠低於通常的八成。
已通過發審會佔比14.21%
     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共有1048家企業申報IPO,這些企業分別處於IPO申報的不同階段。其中,初審中169家、落實反饋意見中473家、已預披露65家、已通過發審會149家、未通過發審會34家、中止審查22家、終止審查61家、已核准73家、暫緩表決2家。
      在已通過發審會的149家企業中,共有44家券商擔任承銷商,其中國信證券最多,為14家,平安證券第二,為10家,民生證券和廣發證券並列第三,均為9家。其餘家數較多的還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均為8家,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均為7家,華泰聯合證券6家,光大證券和安信證券均為5家。
     家數在5家以下的券商有32家,它們的業績分別是:東吳證券、中金公司4家;東方證券、東北證券、中銀國際、西南証券、國泰君安、國元證券3家;齊魯證券、興業證券2家;宏源證券、中投證券、萬聯證券、太平洋證券、瑞銀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民族證券、中德證券、金元證券、華西證券、浙商證券、長江證券、長城證券、國海證券、信達證券、海際大和證券、新時代證券、德邦證券、渤海證券、華龍證券、恆泰證券、東莞證券則各1家。
820家企業排隊等候IPO
     雖然新股發審步伐放緩,但IPO排隊上市的企業卻有增無減。根據證監會公佈消息,截至12月6日,準備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有158家,包括中國核電、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等大型公司;計劃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上週新增4家,達到342家。另外,還有320家公司準備登陸創業板。這也意味著,包括初審、已過會未發以及中止發行的待上市企業合計達到820家。而到目前為止,僅有54家公司終止審查。
     IPO積壓,不僅形成新股發行的堰塞湖,也讓保薦機構庫存增加。據統計,在這820家積壓的IPO公司中,背後的承銷商共有70家,其中國信證券承銷的項目最多,達58家。其次為廣發證券,有47家。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也分別積壓了46單和45單IPO業務。
      而從現在情況來看,這些公司IPO時間肯定要跨一個年度。如果在今年年報披露前,去也還無法上市,則可能會被要求補充2012年年報信息。這無疑又會將上市時間再度推後。
     正常來講,申報企業補充年報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然後重新上報給證監會。也就是說12月末開始審計的企業,最快也要在1月末到2月初報到會裡。
     不過以上是今年業績仍然達標的申報企業,而事實上,受大環境影響,今年以來,不少在審企業受行業周期影響,業績下滑50%的不在少數,這些企業因業績已不符合上市要求,撤回材料正在加快,有業內人士預計,在現今排隊的800多家企業中,大概有200家企業將在年底主動撤回。重災區可能是風電、光伏、房地產相關企業、裝備企業等。
Picture
新股追求融資 -- 今年IPO通過率78%,200家排隊企業或撤回申請 (2012-12-12)
Picture
遭金融風暴摧殘的IPO市場,近月有回暖迹象,當中又以中國企業最活躍。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九月三十日為止第三季,全球共有153宗IPO,共籌資金346.6億美元(約2,703億港元)。

IPO備案製起碼要花上1-2年時間才能成行
來源:深圳商報,《IPO備案製短期難成行》2012-10-23
      昨日有消息援引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資圈人士的話說:“證監會一直在著手研究IPO由審核制向備案製過渡,目前已經獲得了國務院領導的首肯,新股發行製度改革有可能不久後推出。”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IPO以備案製取代現行的審核制是未來方向,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但從審核製過渡到備案製,涉及到許多規則制度的修訂,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和過程,不可能這麼快就能夠實行。
     這位負責人還舉例稱,美國資本市場IPO實行備案(註冊)制,但並不是完全放任不管,IPO也有實質性調查。這位負責人預計,新股發行從現行的審核製過渡到備案製,起碼要花上一到兩年的時間。
     某大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分析指出,我國股市IPO經歷了兩個階段,1990年代至2004年實行額度製;2004年至現在實行核准制;未來會一步步過渡到備案製。目前美國、香港市場IPO實行備案(註冊)制。 IPO備案製的最顯著特徵是,證券發行人充分披露企業歷史、經營、行業、管理層等信息後,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如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聆訊)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實際上,如果從當前IPO公司信息披露和審核透明度看,現在IPO公司信息預先披露,IPO審核環節公示,IPO核准制已越來越接近備案製了……
      這位負責人認為,IPO實行備案製對市場影響,主要是IPO數量會更多,上市進程和速度會加快,IPO公司源源不斷上市,充分讓市場消化反應,新股價格可能會便宜一些。
     北京某大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表示,IPO由審核製過渡到備案製肯定是方向,但首先可能是再融資業務備案製先行,而後可能會考慮推出IPO案製。他分析認為,當前市場越來越成熟了,再融資成本低、市場反應小,而IPO牽涉到的利益相關方多,時間上預計可能還沒有那麼快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IPO備案製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但再融資審核權下放到交易所存在可行性。李大霄認為,註冊制可能令供需平衡喪失,市場穩定局面可能被打破。這對於新興加轉軌的A股市場而言,推出IPO備案製時機還不成熟。
      華英證券總裁丁可認為,如果實現備案製,對於投行等中介來說,將會擔負更多的責任,但是中國的投行並沒有接受規範化的洗禮,一旦改為備案製,大量良莠不齊的公司就可能上市,​​股民沒有能力進行辨識反而被光鮮的外表所蒙蔽,此外還有大量的利益糾葛,會產生很多問題,因此不會很快就能放開。
Picture
IPO備案製起碼要花上1-2年時間才能成行

嚴罰IPO中介機構:綠大地欺詐上市兩名保代終身禁入作者:蔣飛    第一財經日報    2013-02-28
       中國證監會2月27日對綠大地欺詐上市案中相關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開出了史上最嚴厲罰單。華泰聯合證券兩名保薦代表人將被終身市場禁入,同時取消保代資格。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下稱“深圳鵬城”)則將失去證券業務資格,華泰聯合證券也將面臨相關法律規定的最高幅度處罰。但業內人士稱,華泰聯合不會失去保薦機構資格。
      相關處罰公告措辭嚴厲。證監會稱,上述相關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涉及金額巨大,性質惡劣,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依法應予嚴懲。中國證監會將根據《證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作出最高幅度的處罰和處理。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對於證監會上述罰單評價不一。有人認為,對此類失信行為理應重罰,但也有人批評處罰力度仍然不夠。香港監管部門去年以來也加大了IPO財務造假案件的處罰力度,涉案保薦人不但面臨吊銷執照,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加強中介機構問責力度
      今年2月7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綠大地欺詐上市案作出判決,認定綠大地和公司原實際控制人何學葵等人的行為構成欺詐發行股票罪,非法募集資金3.4629億元,並判處罰金1040萬元;何學葵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60萬元。綠大地公司原財務總監蔣凱西、綠大地公司聘請的原財務顧問龐明星、綠大地公司原出納主管趙海麗、綠大地原大客戶中心負責人趙海艷等也分別被判處6年至2年3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這是首個被採取刑事處罰的欺詐上市案。
       經查,綠大地在招股說明書和2007年、2008年、2009年年度報告中虛增資產、虛增業務收入。同時,中國證監會認定,由於華泰聯合未勤勉盡責,未發現綠大地在招股說明書中編造虛假資產、虛假業務收入。四川天澄門律師事務所在綠大地欺詐發行上市時未勤勉盡責,未在法律意見書中說明其工作相關情況,未對綠大地相關資產的取得過程進行完整的核實。深圳鵬城未勤勉盡責,未發現綠大地為發行上市所編制的財務報表編造虛假資產、虛假業務收入,從而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
      證監會從去年以來加大了對IPO中未能勤勉履責的中介機構的處罰力度。在勝景山河的上市“醜聞”中,監管層並未對相關中介機構給予處罰,只是對保薦代表人採取了若干時間內不接受其保薦項目的處罰。去年5月底,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提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有關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將發行人列為財務信息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同時也明確了相關中介機構的責任和追究機制。
     《意見》稱,對於發行人的財務造假、利潤操縱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將堅決予以查處,並對負有責任的相關中介機構和相關人員予以懲處。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文件對中介機構的失職、失信行為規定了具體而嚴厲的處罰措施,首要的就是建立“不良行為記錄製度並納入統一監管體系,形成監管合力”。這意味著新股發行中保薦機構的不良行為,將很有可能影響該證券公司其他業務申請的行政審核。
財務檢查期間“殺一儆百”
      近期,中國證監會擬對聯合證券、天澄門、深圳鵬城行政處罰,撤銷深圳鵬城證券服務業務許可,擬對相關責任人員行政處罰和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撤銷相關保薦代表人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目前,證監會正在履行行政處罰告知程序。
      根據證監會的保薦信用監管信息,綠大地首發項目的保薦代表人是黎海祥和李迅冬,都是老資格的保薦代表人,其中黎海祥是國內第一批保薦代表人。知情人士昨天告訴記者,上述兩人此前已經離開華泰聯合證券。
      深圳鵬城在綠大地之前掌握著眾多擬上市項目的審計業務,但綠大地案曝光後,該所的會計師紛紛帶著項目轉投其他審計機構。
      綠大地的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是​​華泰證券的子公司。華泰證券為了解決與其同業競爭問題,將自己的投行業務裝入華泰聯合證券,並承接了原屬於華泰聯合的經紀業務,從而使得華泰聯合證券成為一個專職投行的子公司。
      此外涉及IPO財務質量的保薦機構受到的處罰往往是出具警示函或者監管談話,並未影響到其正常進行其他保薦業務。
      目前證監會正在推進IPO在審企業的財務檢查。對綠大地案相關中介機構的嚴肅處理,將會如何影響在審項目的去留抉擇,還有待觀察。
Picture
大陸股市九月蒸發3萬億 -- 股民稱,大陸股市是圈錢和洗錢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萬人坑!」(AFP Photo) (2011-10-4)

大陸 IPO市況,明年有望回溫
工商時報  記者 陳碧芬 /台北報導   2012年12月17日
  大陸股市近日展笑顏,加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成功在港籌資31億美元,業界展望,明(2013)年陸企首次發行掛牌(IPO)熱度應會較今年好,上證所與深證所今年推動的上市公司退市方案,預估將使IPO市場快速步入有序發展的正軌。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指出,今年亞洲地區證券交易案件較去年衰退46%,但大陸股市募資情況仍排名前3名。北京清科研究中心預測,2013年中國證監會恢復發審速度後,大陸境內IPO數量及融資規模將較2012年有所擴大,可望出現小幅回升。
  根據證監會統計,截至10月止,大陸境內籌資合計4,715.7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減少3成,首次發行(IPO)金額,A股部份1,033.93億元,較去年大幅減少63%。
  清科研究中心指出,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前11月大陸企業融資規模呈現較大幅度下滑,僅154家企業在境內市場上市,籌資規模164.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近60%,上市數量減少109家。截至12月6日,排隊候審企業達820家。
  此外,陸企到海外5個交易所上市的情況也不佳,籌資額合計57.08億美元,較2011年前11月減少過半,上市數量減少19家,僅有兩家企業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另6家到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惟均限於小型的融資規模。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大陸股市今年來表現疲弱,投資信心潰散,惟第4季景氣開始回暖,預估12月全球將有新增50家掛牌企業。
  清科研究中心則認為,大陸股市場內外市場化的改革需要落實執行,配套制度也應繼續完善,尤其是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預計股市的規範化措施將是2013年的主軸工作。
  由於IPO是PE/VC等投資機構退場的主要選擇之一,在陸股狀況不佳下,清科指出,2013年PE/VC將以大陸境內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主,為了降低IPO退出不順的潛在風險,多數投資機構將會設定多元對策,同時考量併購、股權轉讓等方式進行退場。
Picture

A股大塞車,陸銀掀赴港 IPO 
 工商時報  記者 吳瑞達/綜合報導    2013年2月23日
  在中國證監會擱置新股上市審核之際,10多家原本排隊等候在大陸A股市場進行IPO (首次公開募股)的城市商業銀行,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已有不少銀行打算轉戰港股市場。
  目前,至少有上海銀行、重慶銀行、龍江銀行、南昌銀行等多家城市商銀,都已著手或計畫赴港進行IPO募資。此外,已在A股上市的光大銀行,也計畫在今年重啟H股上市。
  中國證監會的資料顯示,目前正在該會排隊等候IPO的城市商銀與農村商銀,包括江蘇常熟農商行、盛京銀行、大連銀行、江蘇銀行、錦州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無錫農商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東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銀、江蘇張家港農村商銀與江蘇江陰農村商銀。
  上述16家銀行的IPO,多數仍處於初審階段。
  上海商報指出,重慶銀行A股上市計畫,在等待近5年後,因為太多企業排隊等待A股IPO,且大陸政府沒有制定明確的城市商銀與和農村商業銀行,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政策和標準,決定今年轉向香港市場,尋求首次公開募股,計畫募集資金5~6億美元 (約39億至47億港元)。
  除了重慶銀行以外,匯豐控股持有8%股權的上海銀行、黑龍江的龍江銀行以及南昌銀行,也都顯示出在香港市場進行IPO募資的意願。
  報導說,根據宏源證券的研究報告預估,目前在排隊IPO的城商行,預計募資總額約為1,183~2,838億元人民幣(下同),中間值為1,892億元。
  其中,上海銀行的集融資規模預計將達283.39~680.13億元,位居第1位;江蘇銀行的集資規模則預估在215.23~516.55億元之間,僅次於上海銀行。
  此外,已在A股上市的光大銀行,正計畫於今年重啟H股上市進度。該銀行計畫透過在香港IPO承銷40億股,募資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
Picture
A股大塞車 陸銀掀赴港IPO - 大陸銀行業新股IPO集資概況

中國 藉IPO募資505億美元,活躍度冠全球
 2010年3月號《遠見雜誌》 第285期
作者:邱莉燕  攝影:陳柏年、陳宗怡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日前發布報告指出,來自中國大陸的公司在IPO(首度公開上市)數量和融資總額,都出現激增,共有187家公司,透過IPO募集資金約505億美元。  這是大陸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IPO最活躍的國家。以融資額計算,大陸有四家公司躋身IPO十強,分別是中國建築、中國中冶、龍源電力和中國重工。
逾50位經濟學家推估,人民幣將升值0%至3%
      大陸和訊網邀請100多位經濟學家研判大陸經濟熱點,並預測2010年大陸趨勢。 過半學者認為人民幣將升值0%至3%,占最大主流意見;28%的專家則認為,人民幣將升值3%至6%。
珠三角 GDP年增長9.4%,突破3兆人民幣
      金融危機之後的珠三角,終於端出了2009年的成績單:全年珠三角實現生產總值3兆2105.88億人民幣,突破3兆元大關,增長9.4%。
      對於「一年要生一個內地省份GDP出來」的珠三角地區,這樣的GDP增長速度顯然很重要。因為按照規劃,2012年珠三角的目標是要達到4兆人民幣,2020年則將達到7.25兆人民幣。
 ❶新疆  2009年口岸產業持續成長
     新疆去年口岸進出口貨物,達2530萬噸,進出口貨物同比增長18.5%。
      根據大陸中新社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積極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充分發揮口岸的大通道作用。2009年以來,儘管新疆口岸總體運行態勢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去年「7.5」暴動事件影響,但進出口貨物仍成長。
  ❷南京  名品交易效果彰,將建「台灣名品一條街」
      大陸新華社報導,去年9月首次在南京舉辦的台灣名品交易會,吸引700多家台灣公司展出電子產品、家具及生活用品、服飾休閒用品等,效果十分顯著。 南京市貿易促進會表示,名品交易會的良好效果,促使雙方希望在更深層次進行合作。目前,雙方已商定在南京市區建立的「台灣名品一條街」,進行台灣名品、精品展示與銷售。如進展順利,今年興建,明年就能正式營業。
 ❸蕪湖  搶攻低碳商機,開發中國最大LED產業園 
      號稱中國大陸境內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LED產業園,日前落戶於安徽省蕪湖。由此可看出,抓住低碳經濟機遇,大力發展包括LED光電產業在內的各類「低碳產業」,已經成為愈來愈多中國大陸中西部城市後發起跳的新支點。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便大膽預言,中國經濟下一輪的發展,必然走的是「低碳式」的內需型經濟。
 ❹廈門  140億建人工生態島,將成未來新地標
      中國大陸第一個生態型人工島「雙魚島」,在廈門灣南岸正式開工建設,投資額達人民幣30億(約新台幣140億)。這座人工島是中國國務院審批通過的第一個離岸式人工島項目。
      人工島位於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的中心位置,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造島工程預計工期三年,將成為未來廈門灣的新地標。
 ❺上海  第一條動漫生活方式體驗街
      大陸第一條動漫生活方式體驗街在上海對外開放。這條位於上海汶水路大華路至真華路段的動漫街,由50個獨立商店組成,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尺。街上擁有大陸第一個青少年動漫科普館、大陸第一個動漫資訊中心、大陸第一個動漫風格洗手間等,擁有多個中國首創動漫功能性平台。
 ❻香港  力推八達通卡和深圳通卡互用
      在香港,許多人使用一種「八達通卡」的電子收費系統,取代現金交易。在乘坐地鐵、公車,或在超市、便利店等購買物品時,刷八達通卡,就能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      
     與香港相鄰的深圳,也有種相同功能的「深圳通卡」。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將力爭今年內在兩地通用八達通卡和深圳通卡。
  ❼四川   十大民生工程,生態環境資金逾90億
今年四川將實施十大民生工程,除2009年曾實施的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民族地區幫扶、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和基礎設施等八大項外,生態環境和文化體育兩大項也進入民生工程序列。前者資金投入總額將超過90億人民幣,文化體育的資金投入,也將超過5億人民幣。
 ❽寧波  舟山港躍居世界第1大港
      浙江省港航局宣布,寧波舟山港2009年的貨物吞吐量達到5.7億噸,確定超越上海港,躍居全球各個海港之首。   新華社引用中國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指出,2009年舟山港的貨物吞吐量,比前一年增加5000萬噸,增幅10%,增長速度居於全球海港之首。而近年來被稱為「世界第1大港」的上海港,去年貨物吞吐量為五億噸,退居全球第2。
 ❾陸資來台升溫,1月投資近10億
      投審會表示,今年1月大陸企業申請來台投資總金額為新台幣9億7000多萬元,幾乎與去年下半年來台的投資金額相同,顯示陸資來台的效應已經慢慢發酵。  除了大陸國營事業揚子江集團計畫在台北京華城開揚州餐廳,申請匯入新台幣6600萬元外,製造發電機設備的新東北電器集團,也向投審會申請匯入新台幣1億元,設立「大陸商瀋陽新東北電器有限公司」在台分公司,是今年迄今投資金額最高者。
 4萬陸客春節遊台,熱門景點大爆滿
      今年農曆春節,超過4萬人大陸觀光客選擇到台灣過年。根據交通部旅遊局在春節前的統計,九天年假將共有3萬2000多位陸客來台,集中在初一到初三。  旅行公會全聯會的估計更高,由於在交通部旅遊局公布數字之後,陸客來台申請仍持續送件,因此過年期間的陸客人數可能突破4萬人。屆時國人旅遊加上陸客,日月潭、太魯閣、溪頭等景點恐會擠爆。
「四去二來」政策,台灣可參股大陸銀行

      行政院初步審查完成兩岸銀行開放辦法草案,兩岸銀行相互參股部分,修正為大陸銀行「暫時」不能來參股台灣的金控、銀行,但台灣的金控、銀行可以參股大陸銀行。
    台銀登陸可設辦事處、分行、子行及參股,也就是「四去二來」,陸銀赴台只能設辦事處、分行,且須是世界排名前200大的銀行,資本適足率達一定標準等。符合此條件的陸銀,初估不超過五。
Picture
福建省 廈門市 中山路 Zhongshan Road
Picture
廣東省 深圳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湧”。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深圳市位於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鄰香港,與九龍半島接壤,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稱為“香港的後花園”。全深圳市土地面積1952.84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827.75萬人,多數來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稱為“移民城市”。
Picture
香港 尖沙咀 尖沙嘴 Hong Kong, Tsim Sha Tsui
Picture
四川省 成都市 街道的人群 Chunxilu Street, 2006

元初 技術/財務 管理顧問公司
張清淵 / Andy  
email
: lionandy0808@gmail.com or lionandy@yahoo.com
中國: 上海市 中春路8888號 魅力花園101室, 電話: 8621-54861865
台灣: 台北市 大安區 信義路三段 99巷34號9F之一

手機: 0939-553653 or 0912-970327


Powered by
✕